《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用著眼未來的炫酷科技感爽爆你的眼球
五年前,《環太平洋》的橫空出世,不僅讓全球影迷見識了機器打怪的視覺奇觀,也打造了真人駕駛機甲保衛世界的全新世界觀。如今,當怪獸卷土重來,武器和技能全面升級的機甲戰士也重新集結。無論是近身搏斗時全息感應的超高自由度,還是機甲設計上對黑科技的應用,以及流線型合計展現出的美學新概念,《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中展現了復雜魔幻的高科技、怪獸大戰的沖擊性特效,最大程度還原了打斗動作和細節,讓不少機甲迷與科技迷驚呼:科技感與未來感爆棚,特效燃爆。
機甲燃爆升級2.0版:能飛、炫酷、更靈活
有《環太平洋》前作珠玉在前,《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如何在繼承前作優秀基因的基礎上實現再創新,全力擺脫續集乏力癥帶來的困擾,成為全球影迷都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使出的第一招,就是讓原本已經特立獨行的概念設定變得更為酷炫。
主角機甲方面,該重的還是要重,但從裝備到武器都進行了盡可能的輕量化處理。不過,這可不僅僅是在外觀上的“瘦身”,而是在高科技加持下對各種機甲的全面升級,流暢感十足的線條設計,平滑有質感的鋼鐵材質,高光澤的機身,復雜有序的組件,無不體現著它的機械精密度。
過去操縱室中的那些厚重的操縱設備全部移除,而替代它的則是全息投影電子感應設備,這樣一來駕駛員便能做出更為靈活的動作。在觀眾看來,新機甲則更加貼近了人體結構,在保持原有力量感的同時增加了機械質感,沉重滯澀感的消失讓戰斗畫面也更好看了。
當機甲展現出全貌時,更讓人直觀體會到它的雄偉壯闊,不愧為“人類發明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機甲新增了“空氣發射系統”,碩大的機甲竟然可以沖上云霄,美觀性、靈活性、可欣賞性同時得到滿足,這個2.0版本請收下我的膝蓋。
機甲戰隊絕技和高能武器也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高科技機甲使用冷兵器打怪獸的絕妙混搭讓人打呼過癮!復仇流浪者配備了引力彈弓,效果驚人;鳳凰游擊士火力強大,就好像機甲中的后分衛;軍刀雅典娜是戰隊中速度最快的機甲,被稱為武術機甲;英勇保護者手持一根電弧鞭,遇敵殺敵威力十足;還有神秘感爆棚的黑曜石復仇女神,強大的氣場瞬間讓人感到來者不善。科技升級的機甲戰士在大銀幕上輪番登場,在人類世界的高樓大廈中穿梭廝殺,場景蔚為壯觀。
黑科技加持,營造更強烈的未來感
全新機甲戰隊的震撼集結場面,讓觀眾全方位感受著科技與未來感的完美契合。影片劇情設定在2035年,其中的黑科技元素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讓一眾科技迷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主角復仇流浪者以核動力作為動力驅動,然而核動力在現今雖已在發電等方面頗為成熟,但因不穩定及強輻射的屬性,仍處于謹慎開發階段,像影片中機甲要跑要跳要肉搏、甚至直接潛入深海簡直是自殺行為。安全、廣泛使用超強核能源是每個科技迷的期待,而全新機甲的所向披靡,也看得所有人熱血沸騰。
在當前控制機器人的協調系統上,人的站立、行走、蹲下、跑步看似簡單無比,其實是需要數十數百個肌肉協調運動,目前,我們尚未做到讓機器人協調的做出以上動作,更沒有實現讓機器人做出任何姿勢摔倒都能爬起來的功能,而且重則幾百噸的戰甲這一拳一刀揮起來,就目前的結構力學技術和材料技術,哪怕戰斗機過載過大或者姿勢不對都會有解體危險,更別說在幾千米水底承受數千個大氣壓不變形,甚至穿透大氣層了,目前人類科技還無法做到。
可以說,科幻故事是人類對未來世界的一種探索和模擬。隨著視覺CG效果和電影制作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幻想能夠越來越多的在大熒幕上實現,僅僅是“我希望電影中描述的一切都能在未來成為現實”,就足以讓所有科技迷們為之著迷。
1.5億美元砸出的超高質感特效,確實讓人嘆為觀止
除了具備這么多獨有科技感與未來感的設定,《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祭出的終極大招,當然就是特效。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耗時9個月,打造出1600組特效鏡頭,其中電影的戰爭場面大都安排在白天,暴露在陽光下意味著所有細節都被放大,因此必須花費更多精力處理各個物體的質感,同時仔細設定動畫太陽以獲取對應光照效果。在這樣的光影作用下,觀眾能更細膩地感受到形態各異的恐怖怪獸的皮膚、紋理、血液,不寒而栗之余又感覺無比刺激。
要想制作出精彩逼真的特效,沒有真金白銀是萬萬不能的。看《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過程中,你甚至不能眨一下眼睛,因為每一秒的特效都要花費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費用。全片用在視覺效果上的總花費,更是高達1.5億美元!如此重金打造下的特效加持,就是諸多黑科技成為現實的保障。正如網友的評論:“全新機甲重拳出擊的畫面太燃了,鋼鐵的每一次碰撞都直擊我心啊!”而黑科技加持,良心特效團隊親力打造賦予了天馬行空想象的真實感,以及未來科技炫酷感,成就了《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燃爆、血脈噴張的質感。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