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快手一起看《了匠3》,絡腮胡大叔如何用“刺繡”把柴米油鹽過成詩酒花茶?
在這個步履匆匆的年代,人們不知歸往何處。唯有那些于紅塵紛擾當中,秉持著赤子之心的匠人,終能有所收獲。優酷正在熱播的第三季《了不起的匠人》從快節奏城市生活中挖掘出那些仍然堅守匠心精神,擁有赤子之心的匠人。
3月28日這一期《了不起的匠人》節目,記錄了一位從巴黎歸來的“張飛繡郎”宋亞樵與其徒弟張曉星、張浩的故事,向觀眾展現了一個1米8的絡腮胡大叔,是如何用“刺繡”把柴米油鹽過成了詩酒花茶的。節目展現了法繡的獨特文化和迷人魅力,其最大特征是材質的多元化和立體感。與經典的中國四大名繡發展所不同的是,法繡被浪漫的法國人帶入了頂級時裝圈,運用在高檔家飾或高級定制的禮服上面。法式刺繡講究凹凸的立體感,它采用“隱藏式反面刺繡法”。刺繡時,將面料正面朝下,用鉤針將珠片、水晶等從背面固定在面料上,幾乎就是“盲繡”,全靠繡者用手去感受珠片走向。
服裝設計出身的宋亞樵與張曉星為了練好這項手藝,先是跑去英國刺繡坊 Hand&Lock拜師求藝,后又專門飛去Chanel旗下頂級刺繡工坊法國 Lesage 繡坊,研修技藝。在外進修一年后師徒二人回國,準備將法繡技在國內推廣,致力于創造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兩人會經常走遍大街小巷,試圖找到獨一無二的中式代表元素,節目中宋亞樵在一座拱橋邊,畫下了現實版“旅行的青蛙”。張曉星還用國民短視頻快手記錄下了這個可愛的畫面,看來張曉星也是快手用戶呀!憑著匠人之心,憑著對刺繡的熱愛與深情。短短兩年時間,師徒二人就憑借自己的作品贏得了刺繡界的奧斯卡獎,填補了華人無人問鼎的空白。
節目中,宋亞樵與張曉星對于即將參展作品的繡法運用發生了一些分歧,最終完成的《金雞報曉》兩人也不甚滿意,雖然時間所剩無幾,但還是決定從新來過。二人從電影《霸王別姬》中獲取了創作靈感,決定將戲曲中的花旦角色作為新的創作主題。中式刺繡講究光滑平整、精致細膩,并且能夠營造逼真的效果;而法式刺繡則講究凹凸立體,配色與選材多元從不局限,善于表達抽象的精神和情緒。在創作過程中,如何將莊重典雅的法式浪漫與低調細膩的中式內斂完美地融合在一幅作品上,就成為關鍵。最終他們選用白色歐根紗用作此次作品的主要材質,融合了西方與東方的手法,具有更強的層次感。在經歷畫設計稿、上色、打孔、上粉、刺繡、拼合等一系列步驟后,寶石、亮片、珍珠等材料在一針一線的穿梭中被賦予靈魂。他們手中的螺絲頭像探照燈一樣,朝著刺繡前進的方向落針,也照亮著前方的逐夢之路。
在刺繡練習中,張曉星抓住了“偷懶”的徒弟,批評了其粗糙的手法:“不管是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都要很認真完成。”這也是他們的師父曾經教導他們的:“即便是下面的東西看不見也要把它繡好,因為時間會檢驗”。刺繡是講求細致的行當,針線中凝結的是數月甚至數年的功夫。對于精準度的拿捏全憑經驗與耐心,在經年沉淀的的工法精髓里沉心研習,這是年輕氣盛褪去稚嫩與浮躁,追風逐夢,漸漸修煉匠心的必經之路。
作為第三季《了不起的匠人》的首席合作伙伴,快手致力于在平臺中展現更多平凡生活中的中國匠人,通過用心記錄生活理念,將不同領域中的匠人智慧傳遞給大眾,來自各行各業的匠人也樂于通過快手平臺將這些原汁原味的匠人技藝記錄下來,并展示給粉絲用戶。
快手用戶中也有很多繡藝人,繡姐以鞋墊繡花見長吸引了很多粉絲關注。而來自深圳的刺繡愛好者平日喜歡DIY繡一些花花草草,在小布包上繡一些卡通圖案。對于她來說,無論是什么圖案,都是通過指尖一針一線去繡,這是一種寫意創作更是一種心意的傳遞。這些民間繡藝人以一種更接地氣的形式表達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他們在行一己之力,傳承著中國文化的點滴。
評論
- 評論加載中...